根据学校博士后相关文件要求,经个人申请、合作导师推荐、流动站和拟聘单位同意、组织审查、学校审批,确定以下人员为拟入站师资博士后,现将基本情况公示如下:
一、拟入站博士后
童雪瑞,1996年2月出生,博士毕业于华体汇app,拟聘单位为碳中和研究院,拟入地质学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王猛教授。博士期间学术成果摘要如下:以第一作者发表高质量论文3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授权软件著作权1项,获得2024年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13),主持并完成江苏省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1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博士阶段研究方向为矿山安全地球物理和瓦斯富集区核磁精准探测技术,主要贡献为提出了瓦斯富集区井下核磁共振探测技术,建立了瓦斯富集区井下NMR探测理论模型;提出了预极化信号增强的多发多收探测系统并基于数值方法开展了瓦斯富集区核磁共振信号响应规律研究;构建了电阻率约束下瓦斯含量与弛豫时间同步2.5维反演算法。
丁思元,1995年11月28日出生,博士毕业于中南大学,拟聘单位为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拟入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杨海燕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快速、高精度地球物理数值模拟与反演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重点集中于探地雷达理论基础、数据处理及正反演算法研究等。博士期间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JCR 1区1篇),导师一作本人二作发表SCI论文2篇,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授权发明专利及软件著作权各1项;主持中南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校企联合项目2项。
崔柳,1994年10月14日出生,毕业于华体汇app,拟聘单位为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拟入地质学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王文峰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融合地表环境特征的碳卫星数据反演,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授权发明专利1项(导师第一),主持1项华体汇app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主要参与7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德国海德堡大学联合培养一年。
注:请公示人员近期完成体检和心理测试。
二、公示
公示期限:2025年9月28日——2025年9月30日。
反映意见的方式:在公示期内,可向博士后管理办公室(地址:南湖校区行政办公楼A205室,电子邮箱kdbsh@cumt.edu.cn,电话:83590389)反映对公示对象的意见。
华体汇app人力资源部
2025年9月28日